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力行分享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5集力行分享

熊世玉学长

  
   首先,感谢老师对上一次力行分享的建议。末学记住了:学习重实质不重形式,最重要的是存心,事上可以随机变化,感恩老师!
   下面是末学这一次的力行报告内容:
    蔡老师开的“中药”有坚持服用两三天,这两三天外出忙一点,就没能坚持。其实也是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,如果合理安排,还是可以读的。现在恢复正常,一定继续坚持早晚认真读诵。
   学了第五集以后的开始几天,就按老师所讲,每天早晚一遍《弟子规》,有时候读得不专心就从头再读一遍。所以每天读好几遍《弟子规》,确实感觉在遇到对境的时候比较能提起《弟子规》的教诲。比如走路,一直走路的习惯就不大好:有时太快,有时东张西望,有时又低头驼背.....读得比较熟时一想起“步从容,立端正”就自然挺胸收腹,认真走路了。但是也有反复,走着走着又忘记了,等到下一次想起经文来,可能又错了很久。《一日常规》第2周的内容中“坐必直身正体,不得仰斜。”“长者立,幼勿坐,长者坐,命乃坐。长者来必起立。”“不伸足”这几天也是这种情况,看来需要不断重复地提醒;又比如见到长者要行礼让路。以前这方面一直做得不好,如果是特别熟悉的长者我会很自然地打招呼,如果是认识但不怎么熟的,我就不习惯打招呼,也不习惯让道,倒是有时一忙起来,还有抢道的事情发生。读《弟子规》的时候,我就一直重复“或饮食,或坐走,长者先,幼者后”、“问起对,视勿移”、“路遇长,疾趋揖”,所以这次外出刚好见到一些该行礼让道的情况,就自我鼓励要行礼、要让道。当我真行礼的时候,对方几乎都自然地回礼,有时候还会问候一下,这种感觉比以前对面遇见了视而不见就这样走过去的感觉好多了。今天离开的时候,路上遇到认识的长者,我急着赶路没看见,也没打招呼,是长者主动问我是否要离开了,我说是,然后随口打个招呼就想赶紧往前走了,走了几步,想到有一小段路和这位长者同路,又想到《弟子规》“长者先,幼者后”的教诲,我就停下脚步,等长者走上前来,然后紧跟在她身后,问问她的工作情况,聊聊健康注意身体之类的,长者也很真诚地祝我一路平安,之后分手。也就同走了一两分钟,但是因为有这个祝福,我觉得很温暖很感动。
   但是总的来说情形还不太乐观。只拿见到长者行礼让道这件事来说,做起来总是犹犹豫豫,有时候做得到,有时候做不到,有时候是发自内心,有时候只是形式上的行一下礼。这个效果差别很大: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让,得到的回馈也是真诚的;如果只是蜻蜓点水敷衍一下,人家也是礼节性的,感觉只是比不打招呼好了一点。刚开始早晚有读《弟子规》,信心和决心都要大一些,做的也会好一些,这两天有点忙没有认真地读,遇到这些对境的时候经句很难提得起来。若是再过几天不读,可能就跟不学没什么两样了。所以一定要坚持“长时熏修”才行。
   “对饮食,勿拣择,食适可,勿过则”,这条我基本上没有做到,为了贪口味之欲,不该吃的吃了,像辣椒、油炸类的,一吃准溃疡,结果还是忍不住要吃,等到溃疡长成的时候又叫苦连天,真是自讨苦吃!吃过量时常有的事,再加上懒于运动,已经很多人反映我长胖了。所以,今后要节制饮食,加强运动。要克服欲望和惰性,自己都做不到,如何去教别人呢?
    力行报告暂时到此,恳请老师批评指正!感恩老师!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